陈新颖号颐兰斋主人。福建宁德人。毕业于上海电大书法函授院、河南书法函授学院专修班、研修班。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进修,受业于章祖安、陈振濂、王冬龄、祝遂之等。现为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宁德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原宁德市蕉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蕉城政协书画院院长。
作品多次在国内和香港、新加坡、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获嘉奖。年在宁德举办个人书画展。艺术传略入编《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辞书。著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鉴赏集》。
兰含温馨郁清香
略谈陈新颖画兰艺术
靳鹤亭
书画家陈新颖爱兰如痴,在他的书画室里,只有一盆花,那就是兰。兰有清香,品种多样。在绘画中常见的分为草兰和蕙兰两种。一般而言,草兰叶短,一柄一花;蕙兰叶长,一柄多花。花分五瓣,色彩娇嫩,淡雅清香。正面花阔,侧面花窄,花瓣自然为美。书画家陈新颖,由于善书,用笔自如。他善画梅兰竹菊,形象优美,含有气润,花有清馨。其兰竹皆有特色,是其作品之趣。尤爱画兰,粉红争艳,有蒸蒸日上之感。
我与陈新颖,偶然认识,由于热爱兰竹,以画为缘,多有好感,通过书画交流,逐步有所了解。近日,在陈新颖书画室,见其作画,用笔大胆,用墨有序,历历在目,随有感受,写此拙文。余认为:对于任何的书画的评说,一旦过分,就适得其反。象是做菜,不管咸淡,就是色香味俱佳,亦会议论纷纷,未必人人说好。但不管是做什么工作,要有一个度,对书画的赏评亦然。余在这里,只赏谈其兰花的构图,兰花的笔墨功夫等。对于陈新颖的兰花,余已赏多幅,并亲见其创作过程,从中受到教益。若赏谈谬误,请方家赐教。
吾见画家陈新颖,在作画之前,先对纸审视一番,认真设计兰的位置,构画出作画的大体轮廓。例如,对所创作的《兰蕙同芳图》,兰在左方着地,向右上方伸展,对一枝一叶的处理,经过慎重考虑,使其达到预定效果,倘若兰叶过长或过短,就会影响全面的布局。所以,在构图时,必须精细考虑,有所取舍,有所夸张。花与花的关系,叶与叶的关系,即要它们之间,既有伸展,又要呼应。从陈新颖的兰花图看,立意有新姿,是其着眼点之高也。陈新颖画兰作品,例如所画《春风擅巧》《兰蕙图》、《芳姿卓越冠群英》等作品,表面看似乎一个样,其实几幅作品,件件各不相同。虽然说草木无情,但他的作品,画得情真意切,有造化之妙。
吾观陈新颖的兰艺作品,其突出特点表现于:其一,空间感大气。例如:兰花《芳姿卓越冠群英》图,视野广阔,画面精炼。简而意尽,远近分明。叶片挺拔,长短相宜,疏密得当,偏正合理。嫩叶宜俏,老叶宜古,神态有妙趣。其二,内容表现突出。陈新颖《芳姿卓越冠群英》,主要表现兰的神韵。左边一束,显示兰花的高洁;右边一束,显示兰叶秀气。兰花清丽,含丽雅气。绿叶相扶,掩映藏匿,姿态高昂,更显示兰花品位。其三,景物关系密切。所画配景,白处空灵,虽无若有,似有动感。兰花清丽,看其动势,外部形态,欲动未动,是其潜在美丽,是欲势视觉的方向灵感,象是清风吹动,有动的欲望,看似在动,实则未动也。例如:兰花《芳姿卓越冠群英》图,右上方的兰花折叶,相交“凤眼”,是艺术力的生动韵律,是线条美的节奏表现。
凡画家作画,需先重视用笔,因为笔法能显示出画家的个性。画家陈新颖,在画兰时,亦注重用笔,因为用笔是为表现兰花的性格服务的,根据所画兰花的具体内容,表现兰花的质感。画出的叶片,若表现兰花柔性美,最好是用羊毫笔,写出的线条纤细。若表花茎质感坚强,最好是用狼毫笔,写出的线条挺拔。不管是兰还是蕙,均是用笔来表现它的个性美感。
吾观陈新颖所画兰花,例如《兰蕙同芳图》,用笔线条,带有质感。所谓质感?主要的是指用笔的骨气,表现的力度。用笔是否有质感,直接关系到兰花的艺术品位。因为兰花的用笔质感,都是通过笔的运动轨迹来表现的。虽说是写意兰花,主要的是用笔去写,只有用力写,才能出质感。写时,应做到落笔有声,行笔有力,出笔有锋,转笔有棱。用笔技艺高低,在于作品的效果好坏。作为书画,一定把握用笔技巧,运笔熟练,做到落笔准确无误,如鹰抓鸡;行笔应如骏马狂飙,一泻千里;收笔应象悬崖勒马,咔嚓即止。做到用笔自如,不能像草原奔放的野马,任马由缰,放荡不羁。用笔若能做到:重如高山坠石,轻如蜻蜓点水,是其用笔之高矣。
创作兰花,切忌描、涂、抹。从陈新颖创作兰花时看,他能把笔中之力,藏于腕中,使之有“力透纸背”之感。凡作兰蕙,要注重用笔有质感,刚柔相济,是为妙法。陈新颖把握写兰技巧,用笔扎实,画面厚重,浑然一体,使线条有美感,虽有轻飘之意,但不失质感之规,是其用笔之妙处。
凡写兰用色协调,观有韵味者,乃为上品。写兰秀气,色彩娇嫩,宜用淡墨。如着色彩,亦应以淡雅为宜。余观陈新颖所作兰蕙图,用色协调,干湿润达。表现所创作的兰花,有润泽之美。兰叶飘逸,兰花灵活,生气勃勃,是用色所为矣。兰花是四君子之一,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特点不一,不管是兰叶长短宽窄,在用笔中要有所差别;不管是兰花的浓淡稀疏,用色冷暖,最为关键的是色调协调,在此基础上,再求兰花艳丽。
陈新颖创作的兰花,从画面观之,用色清新,用墨淡雅,亦具风格。其用墨的关键,在于用水,用水多少,决定浓淡干湿变化。兰花作品品位,应看用色,一般而言,好的作品,色调雅致,墨色灵活,浓而不凝滞,淡而不浮躁。从陈新颖作品看,内涵浑厚,墨色韵致,耐人寻味。兰花有自然之美,其为最高境界。笔墨当随时代,反映时代精神,是画家最高追求。
凡写意兰花,若笔笔俱到,是其病之根也。画家为求丰满,往往左添右补,此乃画家通病。特别是兰叶,多与少,疏与密,没有统一标准,实难把握分寸。关键在于探索走出自己的路子,是写兰具有新意,是为妙哉。杨鹿鸣《兰言四种。咏兰琐言》曰:“画兰之法,贵秀逸而非柔媚,贵奔放而非粗野,贵峭健而非生硬,贵朴茂而非拙塞,然总宜有春夏气,乃为可贵耳。昔板桥老人作折枝兰蕙,自题云:‘非有他巧,不过春夏气为多耳。’此妙语双关,能明画法而得春夏气,无论娟娟烟痕,萧萧雨影有之,即纵横驰骤,破笔焦墨,亦自有蓬勃之致。惟画法端有积学而成,而画兰尤以立品为要。”此语虽短,乃画兰之法绝技,应铭记之。
余之拙见,陈新颖写兰,乃心血凝就,非随心所欲而为之。写兰不必笔笔写到,若笔笔写到便俗。落笔之间,若欲到而不敢到便稚。“唯习学纯熟,游戏三味,一浓一淡,自有神行,神到写不到乃佳。至于染又要染到。古人云:‘宁可画不到,不可染不到。’”(唐志契《绘事微言》)若写兰能够达到神意俱佳,是为妙哉。兰花属高贵清雅君子,只有笔墨层次多变,内涵丰富,变化莫测,才显厚重。
概之,陈新颖所创作兰花,观之有神,赏之有韵。以质论之,是以神采,此乃作兰花有韵味之美。美不遮其丑,丑中含其美,美丑兼而有之,是为常理,万物生存之道矣!明者,扬其美、避其丑,是立世之本。写兰亦然也。
作者:靳鹤亭,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协家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