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叶兰 > 一叶兰种植 > 正文 > 正文

中国女巨人高248米,一顿吃2斤饭,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5/15 22:48:59
彭洋怎么挂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1907.html

年2月14日,这一天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然而在东方却有这样一个不满18岁的女孩,如花般盛开的年纪,未等到成家立业,就躺在床上,悄然离开了人世。

虽然这女孩未满十八岁,十分年轻,但是她的身高却有2米48。人生的最后几年,她一直躺在这块特制的长床板上,不能下地,衣食住行都需要父母照顾。

然而就是这样的她,却在生前立下遗嘱,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父母含泪同意。到了年的今天,已经整整40年,这个18岁的女孩仍旧没有入土为安,而是静静地躺在湖南医科大学的实验室里,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

这个女孩名叫曾金莲,为何她会如此之高?在她短短十八岁的人生中,又有哪些经历呢?

惊人的身高

曾金莲,年6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嘴镇余海村,一个地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这里的人世代务农为生,淳朴老实,但并不富裕。

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极盛,所幸曾金莲父母没有这样腐朽的观念。曾金莲出生后,全家人一方面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感到喜悦。但同时,也不免为家里多一张嘴而发愁,好在曾金莲十分健康,家里并没有因给小孩子看病有较多的花费。

曾金莲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长大了。到她5岁的时候,对比同龄人来说,已经超出了一截。家里人十分高兴:孩子长得高,证明吸收好,发育好,这对于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把一个孩子养育得高挑壮实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邻居对此有些讶异:曾家夫妻二人都是普通身材,没道理曾家小妹的身高会比同龄人高啊。他们虽然诧异,但是并没有多想,只是有些羡慕曾金莲懂事,能帮家里分担农活。

家里贫困,生活都成了问题,虽然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需要每日早出晚归辛苦劳作才能勉强支撑一家大小开支的家庭,是没有条件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那个时候也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更没有能力让家里的孩子顺利地读完初中,所以当时有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早早辍学为家里减轻负担。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曾金莲身高瞩目,力气也十分大,小小的她就能稳稳地挑着扁担,给了父母一些宽慰。她不想让父母为生计的事情过多烦忧,她既可以挑水做着农活,也和其他懂事早慧的孩子一样,很小便能自己做饭帮衬家里。

可从曾金莲6岁开始,她的生长速度已经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刮目相看”还需3日,曾金莲直接是1天1个样,3天大变样!

等到她14岁的时候,身高已经长到了2米34,这样的身高比我国公认的“巨人”姚明还要高,姚明的身高已经定型,但那时的曾金莲的身高从来没有停止生长。

然而,身高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连串的骨牌效应。

她每日的饭量惊人,每一顿都要吃近2斤米饭;当时的布料分为单幅和双幅,她的一套衣服就要用12米的单幅布;要睡在2米多特制的床板上,才能勉强躺下睡一个安稳的觉;她的鞋码都有60码,长达40cm,相当于一个大号脸盆的直径;她的体重更是足足有公斤。

曾金莲的食量和衣物的消耗频次让家里人苦不堪言。也是,物资本就匮乏,女儿的饭量几乎抵得上一家人的食量,虽然女儿身体强壮,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可以帮家里分担一些,但是一年的收成却没有多大改变,如果再遇上天灾,一家大小全都得喝西北风去。

曾金莲也十分苦恼,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变成一个负担,她便尝试着控制着自己的食量,可是这根本不起作用:一饿了之后,就没有了力气,也不能帮家里干农活,除此之外,曾金莲的身体也并不能承受如此之快的生长速度,她经常忍受着生长过快的痛苦。

自己的身高这件事就相当于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一家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曾金莲一家的事很快便传了出去,当地的有关部门也知道了这件事。为了曾金莲一家人能更好地生活,他们伸出了援手,为曾金莲一家申请了补助。

曾金莲的心里,是又感激又惭愧,她感激政府的无私帮助,惭愧自己成了一个整天无所事事靠国家补助才能活着的人,她决心要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可是,这么高的身高,曾金莲在生理上又只是一个14岁的少女。没有成年,也没有专业知识傍身,又有哪家敢招她做工呢?

有关部门本是好心,但这些援助却无意之中让曾金莲的身高一事传得更远,曾金莲本就在大街上十分瞩目,经常受到他人类似看怪胎的眼神。

后来又经常听到七大姑八大姨对她的窃窃私语,话里话外鄙夷曾金莲“光吃饭不做事”,更有十里八乡的人远程赶来专门只为一睹“奇观”,曾金莲苦恼着却又无可奈何。

但很快,她便等来了一个机会。

梦想的凋零

因为身高的足够优势,曾金莲被篮球队看中了。对于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扁担和田地的曾金莲来说,篮球的概念并不明晰,可事已至此,当她得知进篮球队不用花钱,赢了比赛之后还有奖金时,几乎从来都没有出过村庄的她,毅然决然背起了行囊,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中国女篮图源网络

年,曾金莲加入了女篮国家队。

篮球场上,曾金莲的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因为身高,对方的防守对她来说可以十分轻易地化解,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球传给队友,投篮对于她来说更是得心应手;因为从小干农活,练就了一副十分强壮的身体,别人看起来十分艰苦的体能训练,曾金莲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

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曾金莲才算真正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她的身高把她当作妖怪,也没有人因为她而感到困扰,她收获得最多的,就是队友发自内心的羡慕,和教练为找到一个好苗子的兴奋。

不满15岁的曾金莲盘算着,等到她再训练一段时间,素质水平达标,有参加比赛的能力之时,她一定会为自己和家人捧回一个奖杯,让那些曾经看不起她、嘲笑她的人为她刮目相看!

她还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世界女子身高最高纪录至今没有被人打破,曾金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巨人”。

可是,天不遂人愿,现实的打击对于这样一个满心憧憬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

曾金莲渐渐发现,自己每天吃饱饭,睡好觉,身体还是一天天地消瘦下去。原先以为是训练强度过大所导致身体传来的疼痛也变本加厉,自己的注意力也变得涣散,经常十分地迟钝,到了最后竟然到了不能完成每日基本训练的地步。

所有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篮球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医院,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医生告诉她,她得了糖尿病,生活和饮食方面需要多加限制,也不建议继续从事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否则便可能危及生命。

紧接着,经过专家会诊,一个更大的“炸弹”被引爆。专家们找出了曾金莲生长发育较快,小小年纪身高就到2米48的原因,是她得了“巨人症”。

“巨人症”,这个病症的名字取得十分贴切,得了此病的人,会出现体格明显比常人高大的特征。在儿童期间表现为过度生长,四肢尤甚,且臂力极大,这一切与曾金莲都十分符合。

而“巨人症”的成因,则是因为曾金莲长了一个脑垂体瘤,加速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紧接着,医生告诉曾金莲,她如今已经到了“巨人症”的衰退期,身体各项机能只会不断下降,她虽然才十几岁,却已经时日无多了。

这一日,便让曾金莲从天堂到了地狱,她的所有梦想,所有憧憬,就这样被病魔判了死刑。从遭人白眼,到找到人生的意义,她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可是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最后的时刻

十几岁,花一般的年纪,却突然得此噩耗,没有人会经受得住。但是看到社会各界对自己的捐助,看着父母日渐憔悴,不断责怪医院检查的苍老的脸庞,曾金莲还是慢慢看开了。

曾金莲并没有怨天尤人,她仍旧坚持着,与病魔抗争,她才十几岁,想要在这个世界留得更久一点。

还不满18岁,曾金莲的生活就不能自理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必须要有人寸步不离地照顾,才能勉强保住一条性命,她回到了自己成长的家里,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这个年轻却失去了所有活力的少女躺在病床上。她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她最后的心愿,就是捐出自己的遗体,留给专家研究,床边的父母早已是泪流满面。

对于一名中国人来说,对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追求深深地刻在了基因当中,父母不忍女儿死后还躺在实验室里,供人研究,可是这是女儿最后的心愿,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

年2月14日,正是这一年元宵节过后的第六天。在正月里,曾金莲闭上了眼睛,去往了另一个没有病痛,也没有烦恼的世界。

曾金莲死后,医生对遗体进行了病理研究,死因系脑垂体瘤过大,压迫到了丘脑,最终导致曾金莲猝然离世。时至今日,她的遗体仍然被存放在湖南医科大学的实验室里,供无数专家以及学生研究。

有人说,曾金莲的死纯粹是她的父母一手造成的,医院看病,妥善治疗,曾金莲也不至于18岁还没满月就去世了。

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是有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手画脚了。

曾金莲本身家境并不富裕,怎么能奢求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能未卜先知,提早预料到自己的病情,把一家人的生计抛之脑后,去往大城市给她看病呢?

当时的医疗条件也十分有限,对“巨人症”的治疗方法并不成熟,就算得到及时的治疗,曾金莲的病情能否痊愈尚属未知之数,何况曾金莲被发现得了“巨人症”后已经到了晚期,治疗的效用也不大了。

其实,曾金莲的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现在的医疗卫生条件相比之前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对于有孩子的家长而言,不管是发育迟缓还是发育过快,医院及时得到专业的咨询,而不是讳疾忌医。

同时,曾金莲捐赠自己遗体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敬佩和称赞。

其实,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曾金莲对曾无私帮助自己的祖国的一种回报的方式。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但是曾金莲是幸运的。早在她小的时候,就曾受过政府的帮助,她能进入篮球队,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到最后她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时,也是国家号召为她捐款,让她能寻医问药,没有把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拖垮。

回顾曾金莲的一生,她的人生出现了短暂的阳光,转眼间就被更大的阴霾遮蔽,可她依然笑对生活,她让我们想起了因渐冻症去世,捐献自己遗体的北大女博士娄滔。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娄滔以口述的方式,留下了这篇遗嘱,开头为: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为标准。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这也说出了无数遗体或器官捐赠者的心声。

娄滔和曾金莲,她们两人的生命,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她们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不是为了搏一个美名,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免受病痛折磨,希望医学界能早日攻克这些难题,让自己的悲剧不再出现在他人身上。

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天天地看着所有的希望都渐渐消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见过太阳的娄滔和曾金莲,她们的生命终结在最美的年华,放弃了学业和梦想,每日只能躺在病床上,十分地令人惋惜。可她们却顽强地忍受着黑暗,甚至在逝世后,无私地捐献出自己的遗体,是为了让更多人不用再忍受黑暗。

她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却从未真正地走远,她们留下的遗体为医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们身上的闪闪发光的品质,也照耀着无数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给他们跨过未来所有荆棘和坎坷的力量和勇气。

比起那些德不配位却日进斗金,手中满满、心中空荡荡的所谓“明星”、“偶像”,这样的人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榜样。

小结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比起曾金莲的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好了太多了。可是时代洪流泥沙俱下,当生命的星空被利益的阴霾所遮蔽,人们被名利牵引着,人心就会逐渐迷失。

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似乎都被理解成与利益紧密挂钩,诸如曾金莲和娄滔这样的人,会被他人不解,会被称为“傻”。她们所做出的贡献似乎并没有她们的头衔“北大女博士”和“中国女巨人”的名头来得响亮,足够吸睛。

但是社会仍然需要有这样的人散发善意,也需要我们去接收并传递善意,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利益的合理考量之下,我们更多地要有一份理想情怀。为心灵除去尘埃,摘下随意臧否他人的有色眼镜,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拥抱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好。曾金莲、娄滔等人的善意善行才能如春风一般吹拂着整个大地,所到之处,春暖花开。

对于这样一位一生短暂却又不平凡的女性,各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yelana.com/yylzz/1067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一叶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