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突然忆起去年世园会花境施工的点点滴滴
还清晰如昨
那今天就来聊聊北京世园会——上海园吧
项目名称:北京世园会上海园○总面积:平方米
○主题:祥云献瑞,雨润万物
○设计理念: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
上海园,又名祥云园,分为云阶、云影、云裳、云岗、云巢、云坞六大分区。全园有着九大特色植物展示区,包括以蕨类植物为特色的荫生植物区、旱生植物为特色的岩生植物区、鸢尾菖蒲为特色的鸢尾专类园、芳香植物为特色的香草园、生长强健适应性强的观赏草为特色的观赏草展示园、以水中乔木为特色的水上森林园、以宿根花卉为特色花境展示园、以立面种植为特色的垂直绿化展示园和以家庭园艺为特色的阳台植物园。
云阶
全园的入口称为“云阶”区域,是人流集散进出的唯一通道。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入口处营造了一个遮挡视线的叠嶂水景,增加了景深和游园趣味。入口台阶处以红、粉双色何氏凤仙勾勒成祥云图案模纹花坛,拾阶而上,既寄予了“步步登高拾祥瑞”的美好愿景,又契合了上海园的云主题。
入口两侧的“迎宾组合花境”则是典型的对应式花境,以暖色调为主,如落新妇、千叶蓍、毛地黄、千鸟花、矾根,用少量的金鸡菊、堆心菊、金鱼草为色彩过渡,再用少量的棉毛水苏、大花飞燕草、鼠尾草等作为互补色,既丰富品种,使其时时有花开,又兼顾了色彩,让它绚丽多彩。花瀑区域,种植上应用各种八仙花和多花蔷薇,借鉴“墨流”技法,用弧线种植力图体现液体缓慢流动的垂坠感,以形成壮观的倾斜而下的花瀑景观。
云裳
入园后,南侧步道经过称为“云裳”景区,取自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诗句,主要展示的是岩生花园。岩生花园是模拟自然界岩石及岩生植物的景观,借鉴“枯笔”技法,用大小不一的景石,搭配柏类、观赏草、蓝灰色系植物,讲究的是一步一景,岩石与植物相映成趣,每块组团都是不同的景致,整体上又达到了和谐统一,岩石与花草相伴相生,构成一幅“怪石嶙峋,风景怡然”的自然之美。
香草园则种植着迷迭香、柠檬香茅、百里香、美国薄荷、银香菊、罗勒等香草,闻着植物的芬芳,赏着眼前的美景,这绝对是一种享受。
云岗
穿过“云裳”,便来到了“云岗”区域,云岗有全园最高的云桥和全园最低的云涧两条截然不同的景观游线。
云岗运用的是涂抹的手法,与水池连接的坡地设计的主打植物是落新妇。开花季节,近湖畔的落新妇如云烟氤氲,希望用玫红色、粉红色、白色给游客一种用花海托起云桥的观感。考虑到花期,各季节还会对部分落新妇进行更换,如4-5月中旬开花的金鱼草,8月底-10月初的五彩狼尾草等。
走上云桥,中间区域是高低错落观赏草与时令花卉的组合,直到深秋,观赏草的花絮随风轻浮,如同云雾翻腾。
在云岗上
还用心打造了
阳台绿化展示区
云涧两侧则是大面积垂直绿化,通过品种丰富的矾根、小叶栀子、彩叶草等品种勾勒出黄浦江两岸的天际线——环球中心和金茂大厦,体现上海的城市特征。
云巢
出了“云岗”,从高低两条线路进入“云巢”,云巢反映的是云水相依,云从山出的意境。
空间内部,大小不一的花球星罗棋布悬挂其中,既丰富了视觉感受,又增加了云巢内部的空间感。
?旱竹园则契合云巢建筑,是云洞投影范围内的一个小绿岛。
?上植修竹穿云而出,下植荚果蕨、鸟巢蕨、一叶兰、狐尾天门冬等喜阴植物,模拟自然界竹林环境,尤其在下雨或者打开天顶水景装置时候,雨帘倾泻而下,修竹穿插其中,雨水拍打竹下植物,一幅雨润万物的画卷便呈现在眼前。
云坞
离开“云巢”西北边界的荫生园,来到了“云坞”区,云坞反映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主要展示的是水乡湿地景观。
有表现群体美和线路美的鸢尾专类园,也有四季有景的长效混合花境,还有水景交融的滨水花境。
云影
“云影”顾名思义,就在一个影字,它是个镜面水体,水中有其他几处区域的倒影,水上漂有睡莲,滨水植有梭鱼草、水生鸢尾等。水中有景,水上有景,水边也有景,这就是云影区域。
本案作者说这次世园会,我前前后后配植了余种地被植物,从植物的色系,到植物的习性、性状、现状,包括到成型状态都考虑到其中,做了精心的挑选,如蓝白色系的选择、鸢尾品种的选择、蕨类植物品种的选择等等,还考虑到了不同时期植物的替换,如络新妇、观赏草、金鱼草等植物替换周期。“云裳”区域是我花了最多心思和时间的区域,岩石园植物与景石的呼应及空间的错落,香草园的芳香四溢,观赏草中墨西哥羽毛草与大花葱的交叉混植……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全园又是和谐统一的,区域与区域之间也做了衔接,如入口的模纹到叠障水景、迎宾花境到云裳、云桥到云巢等,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体现,这样才不会给游客们带来跳脱感。
工程(范女士)销售(陈先生)抖音号:hengyiyuanli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