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叶兰 > 一叶兰种植 > 正文 > 正文

兰心蕙质永立诗海潮头访诗人叶春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3 10:45:32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13160.html

点击题目下方葫芦岛新闻网,一键   叶春秀,女,笔名若兰。年出生在绥中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为《诗海潮》诗刊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副主席、全球汉诗总会会员。现在绥中县税务局任职。   诗词作品被《诗刊》、《中华诗词》、《诗选刊》、《诗潮》、《扬子江》、《中国乡土诗人》以及香港《中国文学》、《世界华文作家》、《双丽文学》、《大文豪》、《香港音乐文学报》、台湾《葡萄园》、菲律宾《菲华日报》、马来西亚《清流》、美国《新文学》等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近年来,诗词作品在蔡丽双杯全球填词大赛中连续三届获奖,在中国刘章研究会、中国产业基金会《作家报》全国诗歌大奖赛、辽宁省作家协会和绥中县共同举办的东戴河杯全国诗歌大奖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今年,在北京新国风第十七届诗人节大会上,被授予“新国风杰出诗人”称号。   已出版诗集《兰馨集》、《叶春秀精品诗歌一百首》以及《叶春秀诗歌评论集》等。

  神自端庄韵自闲,不嫌贫贱不趋炎。

  风吹日晒芳馨异,雨打霜欺品貌端。

  修叶好融千里月,幽香聊寄一心丹。

  谁识清雅藏情趣,焉得知音共赏兰。——叶春秀《赏兰花图有感》

  《赏兰》、《品兰》、《识兰》、《兰馨》、《兰韵》,一组咏兰诗道尽了诗人叶春秀对兰花的钟情和对兰花品格的赞许。笑容明媚亲和,举止干练优雅,初见叶春秀就被她深深吸引。品读她的诗作,深入交谈,更深深体会到她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   有人说她是“才华横溢的巾帼英杰”,她的旧体诗“体是旧的,内容是新的,思想是新的,艺术是新的”;有人说,唐诗重情趣,宋词重理趣,她的诗作情趣理趣兼而有之;有人说她的诗歌语言,把现代汉语中最典雅、明丽、清明、流畅的词语,锻造成为旧体诗特殊的诗家语,言真意深。初秋时节,记者一行到绥中专访叶春秀,体味融入她生命的诗以及诗人的兰心惠质。

把生活和感悟写成诗

 叶春秀出生在书香门第。她的爷爷曾经从事教育工作,治学严谨,治家有方。在爷爷的教诲下,叶春秀从小就受到《百家姓》、《三字经》、唐诗宋词的熏陶,喜欢文学,喜欢读诗,喜欢写日记。   叶春秀至今仍记得她写下的第一首诗。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当时叶春秀只有12岁,正在读小学。那一日,听到广播里播放哀乐,她和家人泣不成声、悲痛万分。她便在小日记本上写下了四行文字:“九九零时十分钟,晴天霹雳震长空。主席逝世电波传,人民失去大救星。”父亲看到后,欣慰地说,女儿会写诗了!这是叶春秀第一次写诗,写的时候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当时父亲的肯定,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是最高的奖赏和鼓励。后来,叶春秀开始创作诗歌,把所见、所感、所思用对仗工整、合辙押韵的古体诗表达出来。   在考入辽宁省财经学校后,叶春秀和同学积极创办校园诗报,带动很多同学喜爱、创作诗歌。她的诗歌创作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参加工作后,作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叶春秀工作忙碌,还要照顾好家庭和孩子,但她一直坚持诗歌创作。叶春秀说,诗歌创作对我来说从来不是负担,而是莫大的享受。她把对生活的热爱写进诗歌里,写诗就像是在记日记,她把自己的生活写成诗。   “东风谱曲鸟填词,溪水抚琴柳弄姿。”是她在《春行》中的欣喜;“水中偷得诗三首,试问游鱼知不知?”是她《桥畔漫步》时的收获;“风清月满廊檐下,缠住外公讲岳飞。”是她的《儿时忆趣》;“引线穿针逢至嘱,行囊伴我暖终生。”是她《忆慈母》的深情。她用“桌满杯盘酒肉围,主宾举筷不停挥。席间岂论民生事,却问秋江蟹可肥?”抨击《检查团》的不作为;她用“居邻一夜梦惊魂,老妪丢钱哭欲昏。可恨梁君心太狠,豪宅不入盗寒门。”表达对《毛贼》的痛恨;她用“吐日吞天气势宏,腾翻巨浪现鲸龙。势若飞翔鹏展翅,万壑飞来量可容。”来赞美《大海》的大气恢宏。读懂叶春秀的诗,就读懂了她的理想与追求。   年前后,叶春秀进入诗词创作的高峰期。年,她从自己多年来所创作的余首诗词作品中筛选出格律诗首集结成《兰馨集》出版。这是叶春秀的第一本诗集,可谓倾注了她半生的心血。她将《兰馨集》分为《儿时忆趣》、《田园诗韵》、《感事抒怀》、《散题杂咏》、《游踪览胜》、《情系家乡》、《花木心语》、《作诗感题》、《摄影配诗》、《师友深情》十个部分。她在《兰馨集》的后记中说:“这些诗,来源于我的亲身经历和生活,记载着我的喜怒和哀乐,透视着我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今天,我愿真诚地把这一叶兰馨分享给亲爱的读者,如果读者能从中得到些许的启迪、同感与共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著名词作家石祥为其颁奖

与诗坛泰斗贺敬之合影

女诗人脱颖而出

  “她是一个很有根基的诗歌小树,如今已花繁叶茂了。文化根基,并不等于必然文学成功,在我看来,叶春秀的成功,首先是她有很好的诗人天赋。其次,她有诗人的热情,热爱自然万物,热爱人生,热爱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其三,缘于她对诗的虔诚,读诗,悟诗,勤奋写诗。她的诗数量可观,在她有限的生活圈子内,诗思敏捷、声律娴熟、题材很广,重要的是,她写出了有意境、有诗味、有韵味的好诗!我之所以用‘欣喜不已’来形容读完《兰馨集》的心情,是因为我看见一个真正的女诗人脱颖而出。”这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刘章对《兰馨集》的评价。年,刘章老师在中国乡土诗人葫芦岛年会上,在“如何写诗如何写好诗”的专题讲话中,特别选用了几首叶春秀的诗作为例证。《兰馨集》的出版在我国诗词界引起了   你的诗词,独具个性/有声有色、有韵有味、有刚有柔/一部《兰馨集》散发着诗词芬芳/充满真情善意、美不胜收/“心书只写云和月,奔向海天不带尘”/我喜爱你的这首《溪流》/书写成条幅置于案头/你创办的《诗海潮》,别开生面/简洁、大方、典雅、美观,吸人眼球/诗坛泰斗贺敬之题词点赞/海内外读者赞不绝口/诗容天下,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各显身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一代新诗风,攀高峰创一流/不忘初心,涛声依旧/诗随时代,歌飞宇宙/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复兴诗歌梦/一步一声铿锵有力,更上一层楼/啊!千帆竞发数风流/永立诗海潮头。这首《站在诗海潮头》是《十五的月亮》词作者,我国著名诗人、作家石祥老师专门为叶春秀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一位艺术界长者和前辈对叶春秀的肯定和赞许之情。   年,叶春秀创办诗海诗社,还自筹资金,创办了《诗海》诗刊,为家乡的诗词爱好者打造出一片施展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天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与积累,年春天,《诗海》改版升级为《诗海潮》,受到了更广泛的   年正月,贺老亲笔为《诗海潮》题词:“诗国新疆土,大可立汉帜”。年6月4日和年6月22日,贺老在北京家中两次亲切接见了叶春秀。贺老关心绥中文化经济发展,并对《诗海潮》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殷切希望。《诗海潮》还得到了延安时期著名诗人苗得雨,香港爱国诗人王一桃,著名军旅诗人岳宣义、峭岩等许许多多文学界大家的支持与认可,他们不仅关心   《诗海潮》的办刊理念是:与时俱进,繁荣诗歌,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团结和引领广大诗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家乡、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诗歌作品。多年来,叶春秀利用节假日和个人休息时间,组织本地诗人开展文学采风活动。每年建军节,她带领诗歌爱好者走进驻绥部队军营,开展拥军和军民共建活动。她还多次深入家乡西北沟革命老区开展帮困扶贫等爱心公益活动。在绥中这块诗意的沃土上,诗海潮文学社的成立和《诗海潮》诗刊的成功创办,不仅为绥中诗友搭建了广阔的诗歌交流平台,也为宣传绥中促进绥中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尝试在传统经典的艺术大厦中构筑(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事实上,诗人坚持不懈地沿着语言的阶梯,寻找因为诗歌而生存的全部理由。女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细腻的感悟,总是让叶春秀的诗歌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的烛照,而个体的生命体验与诗性理念的浸染,更让这种诗意的弥漫、回转寻找到了庞大的审美定力。”这是今年五月在北京新国风第十七届诗人节大会上,叶春秀被授予“第四届新国风杰出诗人”称号时的颁奖词。对于诗词的热爱与付出,叶春秀说,她将不遗余力。

《诗海潮》诗刊

叶春秀七言绝句选(新韵)

  忆慈母

母亲身影映窗棂,难忘书桌那盏灯。引线穿针缝至嘱,行囊伴我暖终生。   儿时忆趣   少小寻凉夜不归,几番父母唤家回。风清月满廊檐下,缠住外公讲岳飞。   故乡炊烟   水绕山环一梦牵,晨昏村落起炊烟。长空袅袅随风去,引我童真上九天。   春行   东风谱曲鸟填词,溪水抚琴柳弄姿。蝶翅翻开花岭秀,扁舟载满万千诗。   桥畔漫步   桥畔闲行落日迟,河边倒映柳垂丝。水中偷得诗三首,试问游鱼知不知?   溪流   山是深闺鸟是邻,清弦漫奏有花闻。心书只写云和月,奔向海天不带尘。   袖子   普通衣袖看相通,作用因人大不同。既替贪官藏狠手,又帮廉吏储清风。   悯农   祈盼阴云今日排,好将瓜豆趁时栽。晨曦盼到晚霞去,不见蛙声唤雨来。   人力车夫   夏顶骄阳冬冒风,赚钱虽少可谋生。心怀日月胸中暖,何惧艰辛万里程。   登山感怀   山深林茂鸟声啾,假日得暇做此游。未到峰巅绝顶处,群峦不向我低头。   村景   碧水涓涓村绕流,桃花娇艳杏花稠。春风送暖轻舒手,掀起乡村红盖头。   村姑浣衣   日照村前溪水长,村姑三五浣衣裳。趣谈腮上桃花绽,柳荡人归小径香。   将赴钟祥   端午欲将荆楚行,未及身动数归程。只因心里多牵念,不舍殷殷父女情。   洗涤剂   液清滑润本平凡,朱户柴门随处见。宁愿此生成泡影,不容污垢在人间。

记者:崔丽佳

来源:葫芦岛日报·周末(9月9日)

触手可及“微”观天下

长按上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yelana.com/yylzz/7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一叶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