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叶兰 > 一叶兰种植 > 正文 > 正文

湘中风光,好山好水在涟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6 14:32:58

涟源旧时称“蓝田”,是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古镇,有“小南京”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连结湘中、湘西的重要商埠。制锅、造纸、印染等手工业闻名遐迩。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大中学校迁入蓝田,一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之盛。蓝田成了当时中国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是在此执教时以蓝田为背景创作的。

涟源钟灵毓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北有多彩湄江,南有神奇龙山,景观类型齐全,人文底蕴深厚,“围城”文化、龙山药文化独具特色。理顺体制,旅游开发再度升温。-年短短四年,涟源旅游诞生了三张“国”字号品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龙山华夏中药文化园、湄江国家岩溶地质公园。年,涟源提出旅游产业“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规模”的战略目标,并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境内最高峰龙山岳坪峰上有建于唐代的药王庙,是湖南省的重要古迹。另外还有湄江、龙山等风景名胜。北部湄江风景秀丽,堪称三湘一秀;南部龙山被称为“天下药山”、“植物王国”、“天然氧吧”;白马湖风光秀丽,被誉为“湘中明珠”。

白马湖

烟波浩淼的白马水库,亦名白马湖,宛若一颗晶莹闪亮的绿玛瑙,镶嵌在涟源市与新邵县交界的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间。这里虽不及太湖的浩瀚,也比不上“浓妆淡沫总相宜”的西湖,但是,几十年以来,它润绿了两岸的山,也养育了上下左右的人们。在乡人的眼里,它却是最美最美的,对它产生执着的偏爱。 

相传很久以前的夏秋时节,数月无雨,涟水干涸、田园龟裂,庄稼枯萎,水贵如油。一天,刚蒙蒙亮,一农民到涟水河掘沙滤水,朦胧中见一白马在不远处的河里饮水。农民心奇,朝白马走去,尚未接近,只见白马朝其“咴”叫几声后,扬蹄飞上岸去,化为一座马形山,屹立在涟水河畔。白马饮水的地方,一股甘冽的水汩汩流出,农民欣喜若狂,逢人便说,并要乡亲来此取水。后来人们为祈祷这一白马,消灾图吉,抗御旱灾,在马形山修了一座寺庙,取名“白马寺”,将马形山也冠以“白马”的美名。

湄江风景区

湄江风景区地处湘中腹地、涟源市北部,交通、通讯便利,具备食、宿、行、游、娱、购整体服务功能。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依其独特的岩溶地质、地貌,今年正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它的自然景观类型为岩溶地貌,有着千资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具备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湄江独特的地质景观,明显区别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景观而独具一格。湄江溶洞数量之多,种类齐全,国内少见。十里画廊是国内少见的独特地质地貌景观,具有地质构造科研价值。仙人府的薄层状灰岩类硅质岩形成的溶洞,国内罕见。观音岩下的莲花涌泉是由地下溶洞裂隙形成的涌泉,终年不断,且有五个泉眼,似沸水哗哗,引人入胜。藏君洞国宝厅的石桩,高达16米,围径需12人合抱。古神州是一处较大的溶洞,四层自生桥,造形奇特,得天独厚。香炉山的风动石,一人用手可摇动,但几十人推不倒。香炉山一石八景,也是一处绝妙天成的岩石雕塑。湄江风景区是地质、地貌考察、科研和观光旅游的良好场地。它有十大景区:仙女寨、观音岩、藏君洞、塞海湖、龙泉峡、古神州、仙人府、大江口、黄罗湾、香炉山。

龙山森林公园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涟源市西南边陲,山脉横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主要部分在涟源市境内。距涟源市区30KM,从杨市、枫坪、白马镇均可进入。岳坪峰顶海拔米,主要景点有:凤凰池、老龙潭、湘中第一瀑、药王殿等。适合于1-2日游。龙山现存历代古迹数处,其中以药王殿为最著。该殿坐落在岳坪峰顶部,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而建。始建于唐,后经历代修葺,至清光绪十三年具现时遗址规模。全殿占地平方米。殿高约8米,全系浮雕石刻。外墙由巨型花岗岩条彻成,顶盖大铁瓦。殿内存有孙氏实用药方和历代积累的祖传秘方个,慕名上山求医者络绎不绝。石拱山门横刻“江南孕育”四字,两边镶有对联二幅。一联为“万里风云供吐纳,四时花草著精神”;一联曰:“宫阙生灵穹,天章云汉;造化云神秀,仙露金茎。”殿堂正门上刻“药王殿”三字。另有碑刻、石雕多处,均出自名人手迹。药王雕像奉于佛堂。殿内有古泉一口,泉水终年不断。该殿系唐人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而建,后经历代修葺,至清光绪十三年形成现时遗址规模。龙山林木茂盛,溪涧纵横,风景奇秀,盛夏无暑。现有森林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88.9%,有木本植物83科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种27种。在这里,可观赏到“一树多花”的世界奇观,还可观赏到金钱豹、锦鸡等40多种野生动物,是森林旅游的好地方。龙山最高点为岳坪峰,海拔.6米,一峰雄峙,众山环绕,犹波浪起伏,气势磅礴,素有“四十八面龙山”之称。

三甲古村落群

三甲古村落群位于涟源市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处,与新邵县、冷水江市毗邻,湘黔铁路、国道线、娄涟高等级公路和娄星高速贯穿全境。年2月三甲古村落群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世业堂和红旗居民点于年初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甲古村成名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相传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境内遗存有百余座明清时期的青砖青瓦庭院,最早的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有“世业堂”、“于时处”、“一德庄”和“梁氏宗祠”等50多处,另有五岳寨的抗日战壕和大跃进时期的红旗居民点两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曾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下支部做活跃的地方之一,现仍存六处革命遗址。抗战时期省会长沙曾有八所中学迁址于此,一时人文慰起,盛极一时。三甲古村落的建筑极具人文特色,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集建筑、书法、楹联、雕刻、民俗等多重文化元素之大成。古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荷叶水库等自然风光怡人,金竹餐饮文化独具特色,交通十分便利。

洪水岭森林公园

洪水岭是“围城”涟源城郊一座美丽的森林公园。山虽不太高峻,但连绵起伏,纵横十里,堪称“十里林海”。她山青水秀,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可谓“天然氧吧”。很多年来,我每逢周六或周日总要爬趟洪水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又享受休闲快乐,可谓一举二得,其乐融融。

洪水岭上的石板路弯延于山腰和山顶,贯穿整片原始次森林,宽约70至80厘米,长约余米。它始修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年的历史。石板表面非常光亮、溜滑,可见其年代久远,行人很多。

走石板路穿越森林,再原路返家约需两个半小时,这是最佳运动量。每当走石板路进入林区,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顿觉浑身舒爽,沁人心脾。又觉意气风发,步履轻松,刚劲有力,人仿佛年轻了许多。据估计森林中单位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城区的两倍还多。漫步其中,“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有时亦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际,约上几个围棋好友来到石板路旁的草地上,品着啤酒,聆听鸟语,手谈几局,乐在“棋”中,妙不可言。石板路时弯时直,时上坡时下坡,有的光滑有的凸凹,这就更有意境,也更能提高锻炼效果。石板路旁还有座古寺,寺外有一对大石锁,若是双手举几下,锻炼效果则更佳。总之在健身中休闲,在休闲中健身,两全其美,怡然自得。

伏口红色旅游   

千年古柏

古道

罗驭雄故居,原名健园,坐落于伏口镇林家村小宝堂组,紧邻国道线,与正在建设的二广高速相距约米。健园始建于年,复修于年10月,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依山傍水,座西朝东,前临归水河,后靠鸟崽山。健园系砖木建筑,有厅堂、偏房、杂房等建筑共5栋。健园的槽门离归水河约20米,槽门宽阔大气,上面的石灰墙上写着毛主席语录,槽门的两边是杂房,进入槽门是一块大坪,坪内种着各种花木,大坪的北面就是健园的主厅,主厅建筑大气,装饰简朴,堂屋内设有神龛,共有12间房,为典型的农村民居建筑。主厅的两旁是偏房,右边的房屋保存较好,左边的房屋已经大部分倒塌,罗驭雄以前就是居住在这里。年毛泽东游学伏口在罗家居住了三天,罗父将其安排在左边偏房的楼上居住。

罗宗翰故居故居位于伏口镇的江林路,临街,与罗驭雄故居相距仅米,已两度重建,现为一栋一厅四房的平房建筑,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年毛泽东曾到罗宗翰家,在他家吃过几顿饭。千年古柏在伏口镇西北坡鸟叫崖上,有一棵树龄岁的古柏,高24米,胸围3米,三位小姑娘手牵手刚好能合抱树身,材积8.立方米,树盖绿荫张开时天然伞约平方米,可供余人纳凉。

传说当年毛泽东避难来到伏口的同学罗驭雄家里,两人散步时就在山脚了望这棵古柏,生发一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题,进而纵论国事,议论时势。

有意思的是,与这棵古柏成三角形构架的还有两棵古柏,它们分别高达20米、18米,三棵古柏竞雄,参天矗立,为山坳增添了无限风景,加上附近一口清翠的小小山泉池井,更具一番神话色彩。据说柏树上有一条尺长蜈蚣,号称伏口将军,把守重镇后,其他妖龙不敢来此兴浪,蜈蚣飘染过的山泉井,叫善人食用兴旺发达,恶人食用即刻毙命。

后两棵柏树,是清道光年间当地绅士罗圣和栽植的,并于年立下“高山翠柏,万古蓊爱”的碑文。老人们回忆“已故武汉大学著名教授罗圣和的孙子罗驭雄,每次回家都要爬山来到树下瞻仰,他以树为勉,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

古柏附近有一巨石,中间洞开,人称将军门,亦可曰湘中一绝。   

桃林湾乐恺堂 

乐恺堂位于涟源市金石镇桃林坝村桃林湾,是清代“翰林父子”谢振定、谢兴峣的祖居地,也叫“谢家大屋”。年,“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红学专家、娄星区水利局副局长谢志明考究,《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涟源金石镇一位名叫谢三曼的女性(曹雪芹只是文稿的整理者),而《红楼梦》中的贾府其实就是以“谢家大屋”乐恺堂为原型加工创作而成。

桃林湾现在的三进九厅“乐恺堂”大屋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乐恺堂是清康熙17年(年)谢添荫、谢添弦兄弟修建的,堂名“乐恺”,取父子兄弟相聚一堂、和睦快乐之意,已有余年,作为翰林府第,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

乐恺堂前后四排平房,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后厅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

历史上,桃林湾大屋曾挂满了御赐“翰林第”、“父子翰苑”、“太学”、“文魁”、“金紫诰封”等匾额。作为翰林府第,桃林湾乐恺堂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而过去的面积要大很多。两侧的旧屋,如今已被拆除,盖起了许多红砖房。

现在的乐恺堂正院保存得较为完整,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它的建筑布局为前后四排平房,是典型的合院式住宅,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这是极为少见的。后厅是今天的谢氏族人举行祭祀的地方,由于经常擦拭,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都很粗大,现在依然结实,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显示出房屋主人的尊贵地位和建筑工匠的艺术水平。乐恺堂大门的石头门槛,历经多年,已明显破损。村民们说,在“文革”期间,大院曾遭到破坏,后来陆续修缮,基本保持了原貌。他们表示,今后将加大保护力度,使这座古老的大院不再受到毁坏。

桃林坝的地势为象形,乐恺堂位于象鼻子上。乐恺堂前面,有一块大坪和一口扇形的水塘,再前面是广阔的稻田。距大院约一公里的凤形山上,耸立着一块两丈高的巨石,名叫锦石。山中还有一个大溶洞,至今很少有人进去。古老的建筑、名人的传说,加上自然景观,使桃林湾富有旅游开发价值。

新车桥

在涟源市蓝田镇东郊的温江,有一古风雨桥,名新车桥。始建不详,从古碑中可知,该桥曾多次补修。清咸丰六年(年)重修,长35米,宽5.6米,石墩、木梁、木板路面,柱式木结构,重檐小青瓦屋面,上覆亭廊,桥廊柱子上挂联数幅,桥北柱联曰:“春秋浩气光青史,日夜温泉下大江”。年,涟源市政府将该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当地易承乾老人为首倡议筹款,对桥进行了大修。年,市政府又划定桥南20米、北、西、东各50米为保护范围。

飞水漂流 

飞水漂流位于娄底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飞水涯景区仙人石与浮云石奇景之间的飞水瀑布之中,全长近4公里,2小时左右的漂程,上百米的落差,过九泷十八滩,惊险刺激。飞水漂流两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高达多米的飞水涯瀑布,浪遏飞舟带来的惊险刺激让人终生难忘。自开漂以来,飞水漂流被很多专家和旅游界人士评为“湖南最惊险、最刺激的漂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yelana.com/yylzz/84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一叶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